|
cye.com.cn
时间:2007-6-20 19:17:23 来源:cctv 作者:
我来说两句 |
版权声明:凡是署名来源于本网的内容,未经允许,禁止复制或转载,违者必究,如合作请联系010-51285022 |
郝团长:戏价也就是一千、八百,因为农村没钱。 解说:40多人的队伍,连唱带跳地演上半天,只能挣到1000元,除去交通等费用,就是台柱子,一场演出也只能得到20-30元。看到这里,阿宝的心酸了。 解说:阿宝痛苦、难[创业网www.cye.com.cn]过,总想尽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二人台”,可是,除了自己还算得上是个名人,还有什么资本呢?想着想着,忽然想明白了一个问题: 自己的知名度不就是个资本吗? 阿宝:像赵本山老师红了以后就把二人转推向全国了,像当年湖南的花鼓戏,就因为李谷一老师一出那个《刘海砍樵》,就把湖南花鼓戏推出来了,现在湖南花鼓戏在全国很有名了。 主持人:按照阿宝原来的想法,有人请自己演出,就叫[创业网www.cye.com.cn]上“阳高二人台”,一方面让演员们多些收入,另一方面扩大了他们的知名度。可是你想,“二人台” 离开了当地,谁听得懂呀?此路不通!那可怎么办?等机会吧。你还别说,机会来了。 阿宝:中央电视台另外一个节目《与您相约》要给我做节目,这设备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能不能趁机会把我们阳高县二人台剧团弄到北京来演一演。 解说:如果像以前那样,直接说请他们来演一出“二人台”,导演肯定不同意。《与你相约》又不是戏曲节目。阿宝耍了个心眼。 阿宝:我跟他们撒了个谎,我说我[创业网www.cye.com.cn]们的二人台让我唱的话,我说唱《五哥放羊》,比如说《大拜年》很好听这些歌,我说没有伴随咋办呢?我只能给你请一个二人台的班子来,我就推荐他们。 解说:阿宝的小计策还真的“得逞”了,消息传到阳高二人台剧团,那就想天上掉下了馅饼。
郝团长:当时我记得是冬天,快过年的时候,特别忙,我们演出也[创业网www.cye.com.cn]忙,火车也忙,但是我们站着去,去了给解决路费,吃的是盒饭,我们说盒饭好吃,咱们一人得两盒。 解说:你还别说,这招还真有用,剧团上了中央电视台,说明水平高呀。回到阳高县,剧团就成了“香饽饽”。阿宝一看有效果,劲头更大了,什么《梦想剧场》、《魅力12》、《星光大道》、《戏曲春节晚会》,只要有栏目请,就带上“阳高二人台剧团”。 郝团长:过去我们靠在农村演出[创业网www.cye.com.cn],演一场就是一千、八百,现在就给我们两千甚至三千,再过去我们只靠在农村演出,现在到了大城市了,比如说大同市,我们去像大的企业,广场文化其他的,他们就给我五千。 主持人:“饮水思源”就凭这一点,我对阿宝,除了喜欢还要加上一点敬佩。 不过阿宝,也有毛病,什么毛病,“得陇望蜀”。这不,虽然看到[创业网www.cye.com.cn]“二人台” 有了效果,但是还觉得效果不够大。所以就想,现在大家都喜欢“原生态”民歌嘛,咱就推出老民歌手,进而把二人台带到一个新高度。阿宝就要推出老民歌手。 没想到,自己热脸贴上冷屁股。咋回事? 主持人:话说阿宝,就是那个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那位,通过自己的名气为推广家乡的小戏“二人台”,作了不少的努力,效果还不错。于是,就想再推推民间的[创业网www.cye.com.cn]老歌手。令他想不到是,自己满怀希望去了,带着满腔的热忱去了,却兜头被浇了一盆凉水。 阿宝:(山西)宁武县是一个很著名的民歌之乡,出了很多著名的民歌,像有一首著名的民歌《秋收》,(唱歌)这首歌就是当年的贺静之老师,现在还健在,80多岁了,他亲口告诉我,这是根据山西民歌[创业网www.cye.com.cn]《东山上点灯西山上明》改编的,就是宁武县的民歌,所以我就去了宁武县,然后我到了他们县里找到了群众艺术馆,馆长说我们这没民歌了,我说有啊,你们这个《秋收》什么《脚夫调》 太多好民歌了,他说唱民歌的人都死了,没有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