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优势在于制造“绝版”
成立至今,“兰花剪报公司”一直是厦门市乃至福建省惟一的一家专业剪报公司,每年投入五万多元,订有近300种报刊杂志,其剪报产品类别涵盖了二三十个行业,前来订阅剪报产品的客户也从1994年初的二三十家发展到现在的五百多家,一份剪报的月订费一般是50元,算一算就会明白,盈利空间还是较大的。
剪报公司有利可图,后来跟进者自然不少,但为什么大多是昙花一现呢?纪剑峰一语道破天机:“很简单,他们是卖信息,我们是卖情报;他们是卖报纸产品,我们是做咨询服务。剪报,只是我们提供咨询服务的一种形式。”
他相信,最重要的永远是你所面对的某个特殊的客户。正如世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剪报咨询业也没有两家需求完全相同的客户。“兰花公司出售的每一件产品都是‘绝版’,没有可复制性。”纪剑峰认为这正是兰花公司的竞争优势所在。
为此,争取到客户以后,纪剑峰和他的同事们首先区分出不同客户的需求差异,即使两家客户提出了相同的要求,他们也一定要从中找出不同的个性来。纪剑峰要求员工们必须做到“腿勤、口勤、脑勤、手勤”,既要有保险推销员的勇气和毅力,还要有专业编辑的知识和经验。一条信息必须经过整理、研究、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之后才会体现出真正的价值,仅仅停留于采集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服务。兰花的信息产品涵盖家电、广告、食品等多个类别共计数百个品种,纷繁复杂,这就要求采编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其中敏感度是最关键的。而敏感度来源于知识积累,决非一朝一夕的事。为保证人员的素质,兰花公司特地在全国各大专院校聘请了上百位专家担任顾问,以保证其产品的含金量。纪剑峰今年30岁出头,其他的职员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中学历最低的也是大专水平。
积极e化,轻装前行
许多人都问过纪剑峰这样一个问题:剪报咨询业会不会受到互联网的冲击?
他说:“既然提出了这个问题,就说明冲击已经形成。但是,剪报咨询业是不会被互联网所覆盖的。”
原因很简单:第一,尽管互联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但是实际上大多数报刊并没有电子版,即便有,也只能浏览部分内容。第二,从互联网搜索到的信息,往往杂乱无章且重复太多。第三,以时间为顺序,是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一个特点。就是说,你今天看到的东西,可能几个月以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须知剪报咨询业服务的核心是咨询,而不是剪报。当然,咨询服务的形式可以是传统剪报,也可以是电子剪报。两种剪报各有所长,可以相辅相成。事实上,兰花剪报公司早已在互联网上开设了“电子版”,电脑已取代了剪刀和浆糊,成为“剪报族”的谋生利器。每天早上,电子“剪报员”会坐在电脑前将各报社传来的报纸电子版进行电子分类,存入数据库,供客户通过互联网查阅。这项服务须按条例另行收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