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ye.com.cn
时间:2007-6-20 19:24:48 来源: 作者:
我来说两句 |
版权声明:凡是署名来源于本网的内容,未经允许,禁止复制或转载,违者必究,如合作请联系010-51285022 |
宣传果然有效,2004年10月份开始,来店里的客人陆续增多,也开始有不少男客户。一天,一个男孩拿着条牛仔裤让王燕改改,王燕、一看这个男生是非常“跳”的那种,就动了个想法。裤腿上剪一些形状各异的洞。得到男生的首肯后,王燕就动工了,但是穿过后,王燕吓得倒吸了一口冷气,接着脸腾得红起来了。原来剪的时候,尺度没有量精确,大腿根部一个洞,明显地看到了男生的内裤。 王燕最后坦率的跟男孩说明白,连声说了对不起,赔了50元钱,才平息了男生的怒火。 真是祸不单行,紧接着给一个女孩熨衣服的时候,不小心把袖子熨破了,又赔了100多块钱,那个月收支刚刚持平。 经过不断的磨练,王燕变得坚强,也慢慢学到了很多做生意的窍门,每一种造型都追求精确化,系统化了。把业务转化了新的衣服,反季节的衣服想到的,多元化的经营起来。2005年过后,一个月能挣个2000钱多块钱。 通过口碑宣传、资料宣传,和日益过硬的技术,王燕的生意越来越火爆。一天,一个女孩一次性带了50多件衣服。她甚至把自己母亲的衣服都带来了,眼看一个人打理不过来了。 王燕就在老家把一个邻居的女儿小琴接到成都,负责接单送货,有空的时候跟自己学剪衣服的各种技巧。 因为给广大的打工仔、打工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项目的新颖有趣、创意、经营服务方面做得别出心裁。2005年4月,王燕的“故事衣服”小店引起成都本土媒体的注意,记者们纷纷找到她给做“免费广告。” 随着媒体的宣传,2005年5月,“故事衣服”小店已经辐射到了整个金华工业区,上门来的客户络绎不绝,当然还有很多来看稀奇的。“这真好啊,我们出门在外打工的,每天在厂房里,节约是最关键的,能穿的衣服就凑合穿,一年到头买件新的回家!”这些话飘到王燕的耳朵里去,她会心而由衷的笑了。 这时,王燕已经完成了最初的原始资金积累,再加上她平时有空没空时看一些经营方面的书籍,以及不断的实践。王燕渐渐掌握了做生意的一些诀窍。他暗暗地在特色和质量上下工夫。同时想到,在店面的布置上一定要给客户舒心的感觉。 所以,5月13日,王燕决定歇业一天,重新布置铺面,全部采用实木货架。 选用质量好点的地板砖铺地,天花板上吊上装饰灯。 重新购置了一台缝纫机和网边机,仍然显得单调,再进一些时尚衣服和随身佩带的饰品,给那些看热闹的人一些选择,王燕自小爱看书的,决定买些杂志和打折书放在里面,等待取货的人翻阅。增添了小店的文化气息,有事没事的聚集在这里,像个温暖的小家。 整修过后,玲珑精致的样板店显得温馨、高档。还买了辆漂亮的电瓶车,引来了更多的人群,口碑越传越远。金牛工业园、簇桥工业园、老东门工业园的人都来了。一天,一个很可爱的小妹妹凑在眼前说,“燕子姐,在金牛工业园开一家就好了,附近有很多厂。 王燕一听马上来了兴趣,赶紧骑车去调查,最后在金牛区天回镇附近敲定了一一家门店。那段时间,她连夜手把手的把最基本的东西传给老乡,其实都是极其简单的一一些要领,小琴一下子就心领神会。2005年6月,一个面积15个平方的天回店正式开业了。运用以前成功宣传的策略一开业生意就火了起来。 除去各项开支,王燕的两个店每月净赚8000块钱。目前,她正在思考特许经营的事,立志做中国剪衣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