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消费人群
在开业的前三个月,这家店基本上都处于亏本状态,但“酒香不怕巷子深”,渐渐地,顾客多了起来。顾客中不乏美院的老师、媒体从业人员、广告人等,大家经常聚在一起谈对手工皮制品的看法,或者设计上的想法,或者某个手工皮包制作或设计上的不足。从中,生先生听取了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创业网www.cye.com.cn]地向供应商反映。比如原来的一些皮包的踩线是用白线,跟皮包整体的颜色不是很和谐,顾客对此也有反映,生先生他们这些加盟商就向上反映,公司也做了一定的改进。 生意好转了,生先生陆续在杭州开出了两家分店:吴山广场一家、东坡路一家。但是事实很快证明三家店的“商圈”重复,所以东坡路的分店不久便被关掉了,这也是闯市场的一个教训:不要急于扩张。 生先生介绍,做手工皮具生意,不同于工业皮具,有时要做些解释工作。比如有客人来他店里买东西,看中一个牛皮包,却又嫌皮上有瑕疵,希望让点价格。这就需要跟顾客耐心解释,天然的牛皮上都有点瑕疵,像牛虻叮咬后留下来的疤痕,牛皮本身的褶痕等,没有一张牛皮是一样的。因为是手工缝制,连针脚和线头也不一样,而像那些人造皮革就不会有那些真皮的褶痕。这时还可以套用一句很出名的广告词“世上仅此一件,今生与你有缘”。 相对服装店来说,手工皮具消费对象的面是很窄的。因为手工皮具生产厂家不多,所以这种产品比机械生产的一般皮具要贵,消费者群也不可能很大。再者,有钱的人也不可能全部都青睐手工皮具,“所以它的消费对象就只剩下既有钱又喜欢原始野性的时尚人士了,锁定了他们,就等于锁定了钱袋子。”
变化多样风格
做这行做得久了,也就有了很多经验。原先这里只做“食草堂”的产品,现在为了扩大经营种类,又陆续引进了不少其他的品牌,比如长沙的“藏经阁”、成都的“九龙”、武汉的“三上”等。“藏经阁”以做带有皮雕的皮包为主,非常精致,当然,也价格不菲;而“九龙”这个牌子的风格就比[创业网www.cye.com.cn]较内秀、含蓄,而且实用性好,与“食草堂”的风格大相径庭;“三上”这个品牌取意宋代文豪欧阳修说的 “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店里集结的品牌货的共同特点则是皮料纯正、手工半手工制作、兼具沧桑怀旧经典和精致实用的特点。 做了两年多的手工皮具生意,店主的最终目标是设计、生产、销售自己的品牌。而当前的任务则是引进更好的品牌,希望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