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ye.com.cn
时间:2007-6-16 21:22:58 来源: 作者:
我来说两句 |
版权声明:凡是署名来源于本网的内容,未经允许,禁止复制或转载,违者必究,如合作请联系010-51285022 |
妻子不批经费,车玉龙就去找朋友借。朋友好心劝他说:“咱们当小工人的,就图个老婆孩子热炕头,操那些闲心干吗?再说,那么多科学家都没弄出来,你能行吗?”还有朋友问:“就算弄出来了又能咋样呢?全国每年有多少专利发明呀,能够赚回本钱的微乎其微!”就这样,车玉龙几乎借遍了所有的朋友,遇到的全是质疑和劝他放弃的意见。最后,他找到一个开饭店的朋友,承诺将研究出来的新型筷子免费送给其饭店试用,这才借到2万元钱。那个朋友还说:“咱俩是哥们,钱我可以借给你。但说实话,我觉得你是个理想主义者,现在的社会实际得很,有理想的人都是傻帽!”离开朋友的家,车玉龙觉得揣在兜里的2万元钱沉甸甸的。
不管怎么说,第一批“资金”总算到位了。刚开始,车玉龙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寻找新的替代材料上。他想:只要能找到一种价格更低廉也更环保的材料来取代木材和竹子,就算成功了。因此,他几乎每天下班后都要去图书馆,晚上还要在网上继续查资料。只要找到一种他认为合适的材料,他就会买回来,反复进行试验。
很快,几乎全公司都知道供水车间出了一个要做环保筷子的“疯子”,虽然也有人赞赏他的勇气,但是更多的人仍然不理解。一次,工友约他去打麻将,车玉龙却头也不回地说:“不去!我得去图书馆查资料。”刚走不远,他就听见工友在背后生气地说:“瞧那狂样儿!屎壳郎趴城门,假充大铆钉!还真当自己是发明家了!”这样的话,车玉龙听得太多了,他不禁感到茫然:理想主义者真的是傻帽吗?爱国应该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为什么大家都认为那是专家们的事呢……
奇迹!‘’门外汉"做出了最实用的新型筷子最让车玉龙苦t卤的,不是别人的不理解,而是研究进展过于缓慢。泡在浩如烟海的资料堆里,车玉龙才知道,事情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简单!
有一天,妻子回娘家去了,车玉龙只好叫了一份外卖。看着手里的一次性筷子,想到半年快过去了,自己的“研究”不但没有一点进展,而且居然还在“厚颜无耻”地使用着一次性筷子,他心里憋着一股气,一下子将筷子折成两截摔在了地上。可是,看着地上一长一短的两截筷子,车玉龙却突然来了灵感:吃饭时,筷子入口的部分是最容易被污染的,可其他的部分却还是干净的呀!既然如此,筷子可不可以做成拼接式的呢?这样一想,他连忙到厨房拿出菜刀,把一双筷子剁为两段,然后又找了一段透明胶,把两者连在一起。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车玉龙喜不自胜,他试着用这双拼接式筷子吃了几口饭,觉得用透明胶粘合太软,承受力不强。于是,他画出了拼接式筷子的“图纸”:把筷子分为两段,中间用一个1。5厘米宽的金属环把两部分连接起来。 虽然已经是夜里10点多了,但车玉龙还是激动地打的来到了朋友开的饭店。
这时,店里的客人已经不多了,他请店里的服务员帮忙,把客人丢弃的一次性筷子收集起来,一根根测量。通过测量,车玉龙发现,筷子的入口长度最长为6。3厘米,加上衔接环的1。5厘米,一次性的部分制成8厘米左右的“小筷子头”就可以了。而饭店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大多长度为24厘米。这样,一双筷子可以节约16厘米,相当于节省了三分之二。照这样计算,全国每年可以节约林木111万立方米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