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ye.com.cn
时间:2007-6-18 15:10:56 来源: 作者:
我来说两句 |
版权声明:凡是署名来源于本网的内容,未经允许,禁止复制或转载,违者必究,如合作请联系010-51285022 |
曹静:“当时消费人群接受的都是进口的东西,没想到一下子扭转过来,接受了我们做的东西。00331807:大家很兴奋,怎么突然一下子变到100块钱。” 老王两个月没有白忙,自己亲手做的十几个汗垫半个月就卖了。这一下增加了他的信心。为了提高马具的舒适度,他还特意买了匹马,骑在马背上揣摩改进马具。王江祁钱赚的不多,但凭着在北京的独家经营,在马圈内已经小有名气了,2002年8月,一单大生意自己找上门来。 王江祁:“有一个特别大的马厂买修马蹄子的围裙。原来我们也没有奢望能给他供货。我们特别重视这个客户。特别紧张。” 曹静:“高兴之中愁,老板不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 硬着头皮,王江祁答应了对方第二天送货的要求。王江祁凭着想象修马蹄的动作,自己绞尽脑汁设计了一个专修马蹄时穿的围裙。第二天,准时赴约。 王江祁:“人家问这是哪国的样板,我随口来了一句,德国的。” 曹静:“他自己号称了。他自己说起来,也很得意的。我们在一起议论的时候感觉挺好笑的,就像小孩子的尿不湿。” 人家的修蹄围裙都是两块,而王江祁设计的却是三片,就像小孩的尿不湿一样,客户将信将疑,问他还有没有其他的样式回到家后,王江祁忐忑不安,挨个朋友打电话求援。 曹静:“一个朋友说,你还真巧了,我还真有个英国进口的一个围裙。” 欣喜若狂的王江祁连夜照着英国版的样式做了一个。客户认可了,尿不湿老板的称呼也被叫开了。有了自己的产品,有了上批量的销路,王江祁马具生意开始步入了正轨。他也有了心情天天骑马了。3年下来,他也成了马圈内的高手。 2005年6月8日,他撂下了店里一大摊子事,急匆匆赶往南京,因为9号南京将召开全国马术及赛马锦标赛,可是他的目的不光是为了看比赛。 偷师学艺是王江祁的一个目的。看到好产品,回去立刻开发。这次南京之行,王江祁带的马衣就是受去年武汉比赛蚊蝇多的启发,特意开发的新产品。但只带了三件样品。 王江祁:“肯定是势力比较雄厚的俱乐部,我送他们马衣是引导他们使用,过两年你看各个俱乐部全披着我这马衣呢,我不就挣钱了吗。” 刚一到赛马场,王江祁就直奔北京队,因为是老关系户了,他直接进入了马厩。 北京队马术教练孙平安:“人家是领奖马,一个是防晒,蚊子盯咬他起不了多大作用,他主要是领奖的时候,穿的领奖服。” 王江祁:“我看国外介绍是防蚊蝇啊。” 开局并没有王江祁想的那么好,对方上来就告诉他,马衣除了防马蝇以外,还有上台领奖的目的,样式很重要,这是王江祁没想到的。 王江祁:“我那也拿来两件,给你一件,试试,我这按进口的样子做的。” 孙平安:“我们试一个马,小了,你真的做两个大点的。” 试了几匹马,马衣的尺寸也不太合适,因为都是比赛的高头大马。 王江祁:“我来之前认为是正常号,没想到小了。还得往大了做。” 王江祁免费送给了北京队一件,顾不得吃中午饭,就去找另一个马队。 记者:“找谁?” 王江祁:“湖北队,小白,估计吃饭去了。” 因为是正规的赛事,随便进各队的马厩并不容易。老王这回吃了个闭门羹。 下午3点,王江祁终于找到了他朋友。 湖北队教练白显国:“如果用的好的话,会买,而且会大批量的买,因为我那马也很多,40、50匹马。” 老王听了这话放心了,第三件马衣他决定不送了,因为他刚刚接了一个北京朋友的电话,说自己的马被蚊蝇叮了,急需马衣。为了给北京的朋友送马衣,王江祁只在南京逗留了两天,就匆匆回北京了。可马衣在北京使用的结果让他有些失望。 顾客:“这不管用,真不管用。底下这个马蝇子照样过来啊,你要不合拢上。我防的就这底下。” 顾客对马具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懂,这反而没有让王江祁反感。 王江祁:“现在,消费者因为10元、20元到我们那吵的脸红脖子粗的,我到觉得是好事。” 消费者的面宽了,消费者也越来越重视马具了,尽管作为商人王江祁对马具价格的不断下滑有些遗憾,但是他清楚的知道赚钱的机会才刚刚开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