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棕丝能做两双鞋底,一双鞋底的成本在一毛左右,做成鞋后至少有10倍的附加值。当黄明光拿着用山棕做成的布鞋找到袁团长时,却碰了钉子。
武当武术团团长袁理敏:"款式[创业网www.cye.com.cn]看起来有点像过去农村里面有这样两个耳有松紧,但对练功人来说那种没有特性。"
黄明光根据袁团长的意见对鞋外型进行了修改,使鞋既有特性也结实,但袁团长却违背了当初许下购买的诺言。
武当武术团团长袁理敏:"价格比普通鞋高多了,一般人[创业网www.cye.com.cn]可能是接受不了的。"
当时这种鞋定价在80多元,是普通胶鞋的五六倍,而练功非常耗鞋,每个月至少得四双。为了从袁团长打开突破口,黄明光觉得哪怕赔本也要干。于是他就送给了袁团长100双布鞋。
练功者袁修刚:"它[创业网www.cye.com.cn]不感觉憋汗,透气。"
练功者熊维正:"皮鞋底穿得脚底挺硬的感觉,穿着不舒服。这种布鞋底下透气,穿着还是蛮舒服的。"
通过袁团长的无形宣传,黄明光收到了意料中的效果。1000双练功鞋很快卖[创业网www.cye.com.cn]完了,一算帐,挣了5万多元。
2004年8月正当黄明光在批量生产布鞋时,袁团长却怒气冲冲地找来了。
原来,袁团长在一次[创业网www.cye.com.cn]表演时,布鞋出现了问题。
武当武术团团长袁理敏:"太极拳里面有个动作"千斤坠",就是这个动作,这个动作要[创业网www.cye.com.cn]求力量往下沉。做这个动作时鞋子突然开裂了,这个令我们很难受。"
黄明光拿起鞋子一看,[创业网www.cye.com.cn]连接鞋面与鞋底的棉线断了,而鞋窠里的棉垫很湿,水份把棉线腐烂了。随后陆续有四五百双布鞋退了回来,黄明光陷入了困境。
一次上网时,一条新闻引起了黄明光的注意,国外从中国[创业网www.cye.com.cn]进口丝瓜络做洗浴用品。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4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