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ye.com.cn
时间:2007-6-18 15:40:09 来源: 作者:
我来说两句 |
版权声明:凡是署名来源于本网的内容,未经允许,禁止复制或转载,违者必究,如合作请联系010-51285022 |
同期:虽然说是比较辛苦,拿到这张蟾衣,当时是非常非常高兴,那个时候也就是凌晨两点到三点左右,家里面都在睡觉,我拿到蟾衣,赶紧把家里人叫出来,给他们看,证实给他们看,我拿到蛤蟆蜕出的蟾衣,让他们一起为我庆祝一下,但是高兴为高兴,毕竟是拿到一张 主持人:由于癞蛤蟆蜕皮的时间在凌晨1点到6点并且蜕后立即将蟾衣吃掉,所以自古以来只是听说过癞蛤蟆脱衣,却从来没有人亲眼见到过,更别说拿到癞蛤蟆的蟾衣了,袁正洋的这一发现让他很快就从癞蛤蟆身上赚到了第一桶金。 同期:做了一个月左右吧,我积攒了一千多张蝉翼,蝉翼拿到了,那就想怎么换成人民币啊,我们跑到上海一家药店,当时知道蝉翼的人很少,药店的经理啊,对我这个蝉翼比较感兴趣,当时直接给我说下来十块钱一张,卖了那个一万多块钱。 解说:虽然拿到了卖第一批蟾衣的钱,但袁正洋的心里并不轻松,由于癞蛤蟆拖衣后会立即吃掉,因此必须有人在癞蛤蟆把蟾衣吞到肚子里之前将蟾衣从它嘴中抢出。袁正洋将捉到的癞蛤蟆分成几组,将外表比较粗糙的挑出来由专人看守,尤其是在凌晨1到6点,几乎每只癞蛤蟆边上都有人在守候。因此卖蟾衣的钱刨除人工的费用后所剩无几。 主持人:此时两大难题困扰着袁正洋,一是癞蛤蟆在自然界平均一年只蜕两到三次皮,这样慢的话袁正洋就根本无法得到大量的蟾衣,其次,癞蛤蟆蜕皮之后马上就会吃掉,如何不用人工从癞蛤蟆嘴中拿到蟾衣也是一大难点。难题无法解决,袁正洋靠癞蛤蟆皮挣大钱的美梦再次破灭。 主持人:话说袁正洋不顾家里人反对养起了癞蛤蟆,虽然他意外地看到了癞蛤蟆脱衣,并收集到一千多张蟾衣卖到上海,一次就卖出了一万多元,但癞蛤蟆在自然界里面,一年只能蜕两到三次,袁正洋怎么能靠卖蟾衣挣大钱呢?要是癞蛤蟆一年能多蜕几次皮,其不是事半功倍。一筹莫展的袁正洋想到了母鸡下蛋。 解说:在养鸡的时候要保持鸡舍的光照这样能提高产蛋量,因为鸡喜欢在白天下蛋,在它的鸡舍当中加上一些照明设备,鸡就误认为自己生活在白天,产蛋量自然就会多了起来。袁正洋将这个方法如法炮制到癞蛤蟆身上。 同期:我就做了几个实验,一开始做效果不明显。 解说:袁正洋没有灰心,他继续在癞蛤蟆身上下工夫。他白天黑夜不停地盯着这些小东西看。 同期:我们专门去抓了十个蛤蟆,固定的,给它圈一个圈子放在里面,比如一号的时候放在里面蜕皮,蜕皮以后放到里面养殖,到20号的时候,我通过改变光照,又放到那个场地里面它又蜕皮了,通过改变它的生物钟,让它每个月都可以取两张蟾衣。 主持人:困扰袁正洋的癞蛤蟆蜕衣的产量问题终于解决了。对袁正洋来说光照给他解决了根本门题。可是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减少人工,如果每张蟾衣都让人从癞蛤蟆嘴中扣出来的话,那这活干得就太累了,而且人工成本太高,靠癞蛤蟆蟾衣又如何能赚大钱呢? 解说:在养蚕的时候,为了刺激动物长大,有一种人工合成的激素可以刺激动物的神经使其蜕皮。这种激素就是蜕皮素。 同期:其实就是用几种重要配合成药剂,喷在蟾蜍的脊柱骨那个地方,强迫它蜕外衣,这样做的效果是什么呢,这个药喷在蛤蟆身上以后,我们以前看守是24小时,现在药物喷在蛤蟆身上,它6小时以内可以蜕皮,我们看守的时间由24小时缩短到6小时,这样的效率就提高了很多,有了这种方法以后,我们生产的量就非常大。 解说:有了蜕皮素,袁正洋开始敞开高价收购癞蛤蟆,很快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捉癞蛤蟆的身影,很快袁正洋就收集到了1万多张蟾衣。并拿到上海想卖个大价钱。 同期:到了那边以后,老板说,你这批蟾衣怎么跟上次不同啊,我说一样啊。 解说:袁正洋觉得这次收集的蟾衣不仅比上一次收集到的完整,而且个头更大。 同期:他说你这个蟾衣表面泛黄,你是不是加了什么东西,当时我就愣住了,我说加这个药物不会有这个反应吧。 主持人:袁正洋还是不相信自己收集的蟾衣有问题,但通过药物检验,医院在蟾衣上查出了有害的药物残留,这一批一万多张蟾衣被无情的退了回来。当时满心欢喜准备大赚一笔的袁正洋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彻底蔫了。 同期:当时我预计这一两万张蝉翼可以帮我换一大堆的人民币,到最后变成了一堆废纸。本来是希望这堆蝉翼是给我带来一大笔财富的,可是没想到呢,无形的退了回来,这对我打击非常大。 主持人:袁正洋所在的洋马镇向来以出产药材而闻名,镇上几乎人人家里都是种药的。袁家祖祖辈辈也都是种药出身,眼见着袁正洋不但没有继承家业,而且整天只是对着几只癞蛤蟆发呆,又赚不到什么钱,袁正洋的父亲再也坐不住了。 同期:看到他整天这样,我从心里气,跟他说了也没用,最后就动手,把他搞的蟾蜍扔掉,那个桶都扔掉踢掉,不让他搞。 解说:倔强的袁正洋不但没听父亲的话,反而抓回家更多的癞蛤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