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是:首页高新科技高新_操作技巧→新闻

全球芯片短缺:引发恐慌性下单 涨价潮向产业链传导
cye.com.cn 时间:2021-1-26 10:39:10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 我来说两句
版权声明:凡是署名来源于本网的内容,未经允许,禁止复制或转载,违者必究,如合作请联系010-51285022

全球芯片短缺:引发恐慌性下单 涨价潮向产业链传导

  时代周报记者 杨玲玲 发自广州

  全球范围的芯片短缺问题正愈演愈烈。

  近日,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称,由于芯片短缺、需求疲软,即日起至2月19日,福特位于德国萨尔路易市的工厂将停工停产,这是福特近期受到影响的第三座工厂。大众、丰田、本田等车企也先后公布了全球减产计划。

  “目前晶圆供货紧张主要在汽车领域和一些高端制造领域。”1月22日,千门资产投研总监宣继游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以新能源汽车、5G智能手机等为代表的终端技术迭代带动芯片需求激增。

  调研机构IDC认为,“缺货”将成为2021年手机行业关键词。IDC预计,到2022年,超过50%主流手机厂商会将旗下5G手机产品横跨3家或以上芯片平台,以降低风险,保证供应稳定。

  供需失衡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产业链上游的材料、晶圆、封测等涨价逐渐向整个行业传导。

  1月22日,华天科技(14.190, -0.23, -1.60%)(002185.SZ)证券部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整个封测产业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处于订单饱满状态,涨价是随行就市,“上游涨价带动原材料上涨,我们价格也会相应浮动”。

  晶圆供货紧张

  1月23日,芯片行业人士秦晓(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缺货潮引发恐慌性下单,不少终端企业正以往常几倍的采购量囤货,这也刺激芯片制造企业从上游抢购制造芯片的晶圆。

  秦晓介绍,晶圆一般分为6英寸、8英寸、12英寸规格不等,目前晶圆厂的产能主要集中在8英寸和12英寸。

  粤芯半导体拥有广东省及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唯一进入量产的12英寸芯片生产平台。

  “芯片行业已经形成一个区域集聚的趋势,粤港澳大湾区有着如广汽、格力、美的等众多企业涉及芯片应用,每年全国60%的芯片消耗在这里。”此前,粤芯半导体副总裁李海明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提到。

  1月21日,时代周报记者就芯片短缺行业背景下公司生产是否受到影响、有无拓产计划等问题联系粤芯半导体相关负责人,对方回复称:“公司静默期,暂时不方便透露。”

  “当下行业景气度高的是8英寸环节产品。”1月21日,Wit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美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8英寸产线多用于生产电源管理芯片、MOSFET器件、CMOS芯片、指纹识别芯片、ToF、TWS芯片等产品。受市场需求驱动,多家晶圆代工厂发布8英寸产能满载的消息。

  时代周报记者整理资料获知,A股和H股中,有8英寸晶圆产能的公司包括华虹半导体(01347.HK)、华润微(65.480, 0.57, 0.88%)(688396.SH)、中芯国际(59.230, 1.21, 2.09%)(688981.SH;00981.HK)、士兰微(24.040, -1.11, -4.41%)(600460.SH)等。

  中芯国际2020年第三季度月产能为51.02万片,当季产能利用率为97.8%;华润微去年三季度以来,8英寸产线满载,实现90%以上的利用率;华虹半导体三座8英寸厂在第三季度的产能利用率达102%。

  产能饱满推动公司市值水涨船高。Wind数据显示,2020年,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H股)、华润微市值累计涨幅分别为148%、85%、49%。

  展望2021年,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半导体研究处表示,目前晶圆厂多半仅能利用现有工厂空间提升生产效率,或是改善瓶颈机台、租赁二手设备等方式进行有限度的扩产。

  半导体行业研究机构SEMI预计,由于下游行业景气度攀升,8 英寸晶圆厂产能将持续落地。2019―2022年,全球8英寸晶圆产量将增加70万片,年均增幅约为4.5%。

  迅速扩充产能

  眼下,产能紧张已从晶圆代工传导至封测,以及材料供应商、终端厂商等。

  据报道,半导体封测龙头日月光投控上半年封测事业部接单全满,订单超出产能逾40%。

  “当下产能的瓶颈是在封测,国内封测在可预期的未来内扩张速度不如前端制造,造成无论是当下需求旺盛的PMIC(主要为8寸),还是相对没那么旺盛的低端数字类产品(主要为12寸)都在封测这端被卡。”天风证券(5.470, -0.04, -0.73%)在研究报告中写道。

  面对产能困局,被称为“中国测封三雄”的华天科技、通富微电(28.370, -0.83, -2.84%)(002156.SZ)、长电科技(46.790, 0.84,1.83%)(600584.SH)先后出炉定增方案,扩充产能。

  1月19日晚,华天科技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过51亿元,用于建设多个封测项目。此前,通富微电已于2020年11月成功募集32.45亿元,长电科技则正在募集不超过50亿元资金。

  持续增长的芯片需求,也在刺激上游材料企业加速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近期,包括鼎龙股份(23.660, 0.28, 1.20%)(300054.SZ)、沪硅产业(35.340, 0.41, 1.17%)(688126.SH)、南大光电(34.530, -0.22,-0.63%)(300346.SZ)等均公告扩产规划。

  沪硅产业定向增发募集资金50亿元,用于集成电路制造300mm高端硅片研发与先进制造项目、300mm高端硅基材料研发中试项目,以及补充流动性资金;鼎龙股份表示,拟新建集成电路CMP用抛光垫项目(三期)及年产能1万吨集成电路制造清洗液项目,计划投资5.67亿元;南大光电拟投资6.6亿元,进行ArF光刻胶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工作。

  1月22日,有半导体行业观察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材料厂商纷纷发布扩产计划,是配合晶圆行业,由产业链传导而来。

  涨价潮将延续

  “2020年以来,全球集成电路的晶圆制造及封测产能持续紧张,导致交期延长。部分关键原材料涨价,大部分晶圆厂以及封测厂均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涨价,导致芯片以及电路整体成本大幅度上升。”华润微称,从2020年1月1日起,对该公司产品价格作相应调整,调整幅度视具体品种而定。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下半年共有34家半导体厂家宣布调价,而进入2021年不足一月,就又有12家发布“调价函”,包括华润微、微芯科技(MCHP.NASDAQ)、光宝科技、富满电子(43.920, 0.07, 0.16%)(300671.SZ)等。

  从发布的通知来看,涨价幅度平均在10%—20%之间,个别企业如国产闪存控制器厂商得一微电子,宣布旗下的嵌入式存储控制芯片上调50%,成为涨幅较大的产品之一。

  晶圆供货紧张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涨价声音向产业链下游传导,封测也受到波及。

  据媒体报道,中国台湾地区封测厂去年第四季陆续针对新订单调涨价格20%—30%,今年第一季将再全面调涨5%—10%。进入2021年后,芯片行业的涨价潮没有缓解迹象。

  1月22日,时代周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华天科技证券部,相关负责人回复称,整个产业链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处于订单饱满状态。对于涨价现象,该人士称,“随行就市,上游涨价带动原材料上涨,我们价格也会相应出现浮动”。

  长电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则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目前公司订单稳定,产能饱满,生产经营一切正常,不便针对单个产品价格变化进行评论。

  “造成芯片产能紧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扩产不够外,还有疫情、美国打压、备货不足等原因。目前来看,紧迫的状况将持续到2021年下半年。”林美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餐饮项目分析
   

·中华老字号皇上皇开设品
·疫情期间需求强劲 美快餐
·德克士将在中国销售美国
·疫情期硅谷员工可远程工
·汉堡王与联合利华合作在

 
教育项目分析
   

·字节跳动暂停手机业务 锤
·在线教育“内卷化”:烧
·在线教育平台掌门1对1考
·湖畔大学云南分校因规划
·2020年第九届全球商学院

 
健康项目分析
   

·新冠疫苗免费接种! 费用
·北京市已启用220个新冠疫
·巴西证实中国新冠疫苗安
·郑州将率先启动重点人群
·张文宏:明年下半年 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