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花”收入超白领
听说何玲玲要辞职,而且干的就是上门给人换花这一行,经理在惊讶之余,对她的精明和果敢赞不绝口。趁此机会,何玲玲调皮地说:“经理呀,你应该不会拒绝成为我的第一位客户吧?”经理笑着说:“真是个鬼丫头!冲你这机灵劲儿,我还能拒绝你?”就这样,何玲玲顺利地把第一位客户揽到了手。
紧接着,何玲玲以经理为突破口,利用她良好的人际关系,将公司爱花的十几位白领人士都发展成了自己的客户。从此,何玲玲就按照他们的喜好和要求,定时从花店买上鲜花给他们换上,然后每次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何玲玲在心里算了一笔账:一束鲜花一般能保鲜一个星期左右,也就是说,每个客户一个月大概要换4次花。如果以每次收费5元计算,每人每月就要付给她20元,这样发展30多个客户就能达到自己辞职前的工资水平。这么一算,何玲玲顿时觉得信心倍增,决定大干一场。接下来,何玲玲打电话给最先向她提出换花的那位朋友,劈头就问:“你想什么时候换花呀?”对方愣了一会儿,何玲玲便提起那天所说的换花的事情。朋友一听,高兴得连声说好,并将几个也想叫人上门换花的同事和朋友介绍给了她。这样,何玲玲又增加了10多位客户。
依靠这种滚动式的发展,不到两个月,何玲玲的收入就超过了她上班时的水平,但怎样才能将业务进一步扩大呢?眼下,自己能调动的关系都调动了,能否找到一种快捷的办法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呢?
一开始,何玲玲想在报纸上打广告,后来又想到街上发传单,或者上居民小区张贴广告,但这些办法都不理想。
一天,何玲玲刚给一位客户换过花后,碰到一个投递员,何玲玲闪过一个念头:我的客户都是层次较高的白领阶层,他们平时一般都喜欢看报,如果我将广告名片夹在报纸里让投递员帮我送,那岂不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何玲玲找到了邮政局的投递公司,办理好邮送广告的手续。
回家的路上,何玲玲经过一个报刊亭时,发现买报纸的人很多,而且从衣着上看,大部分都是附近写字楼的白领。何玲玲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白领人士都订报刊,有些人喜欢自己上街买。这么一想,她又有了一个好主意。她走到报刊亭前,问摊主能否在他卖报刊时给她发送广告名片,她可以按照名片的发送量一次性付给摊主手续费,摊主很痛快地答应了。
经过这么一番“广而告之”,何玲玲的换花业务果然名声远扬,找她换花的电话整天响个不停,到2003年底,何玲玲的客户由最初的20多个一下增加到300多个,月收入达到了6000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