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ye.com.cn
时间:2007-6-18 14:03:55 来源: 作者:
我来说两句 |
版权声明:凡是署名来源于本网的内容,未经允许,禁止复制或转载,违者必究,如合作请联系010-51285022 |
为了确保夫妇二人能钓到鱼,韩永明把自己的好朋友章华找来作陪钓。 章华:“我是老韩介绍的,老韩呢,他说,给上海人陪去,不出钱的,你去陪不去,你愿不愿意,我愿意去陪他们。” 记者:“那你为什么愿意呢?” 章华:“他们说,师傅,叫我师傅了吗,叫我师傅了叫我陪去,那我很高兴。” 章华是土生土长的嵊泗县人,有几十年的钓龄,对嵊泗的海域非常熟悉。他带着这对夫妻到自己平时留意的钓点上去,让夫妇俩过足了钓鱼瘾。 章华:“我钓了几条鱼,两条鱼,另外一个,也钓了三四条鱼,都给上海人。” 记者:“他们上海人钓到了吗?” 章华:“也钓到了,他们钓到了鳗鱼。” 上海夫妇玩的很尽兴,在离开嵊泗之前,他们特意来到渔具店感谢韩永明 韩永明:“他们走的时候,拉着我的手,还买了好多礼物要送给我,要感谢我,他说不错,我到嵊泗来这次效果太好,太好了,感觉这个大海太美了,因为我钓到了鱼,可以说终身难忘。” 由于是第一次帮人海钓,韩永明并没有从上海夫妇身上赚到钱,可是夫妇二人对海钓的热情却让韩永明深受启发。 韩永明:“这是一个大市场,尤其是像我们嵊泗,嵊泗海钓这个方面的潜力很大,如果我把这个事情做好的话,肯定的话全国各地会到我们嵊泗来钓鱼。” 嵊泗人熟悉当地情况,海钓的话不需要韩永明帮忙,要做海钓生意只能瞄准外地人,可是如何让外地人找到自己呢?这让老韩有些伤脑筋。就在这时,一本赠送的杂志给老韩提了个醒。 韩永明:“当时我们《海峡钓鱼杂志》里面它有一个广告,我就看到了这个广告以后,这个思路就打开了。” 记者:“什么广告?” 韩永明:“就是订它的杂志,你这个渔具店就可以上网,它是每个渔具店需要定购10套杂志。” 在2002年,网罗已经开始普及,不过,在韩永明看来,渔具店上网到底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自己心里并没谱,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尝试一次。 韩永明:“2002年的时间,当时我订了杂志以后,就是他们把我们这个渔具店上网了,当时上网的渔具店在我们嵊泗只有我一家。” 韩永明的渔具店上网后,最初并没有什么动静,大约在两个月后,开始有人给他打电话。 韩正明:“特别是海钓的高手,他就喜欢我们这个嵊泗,因为嵊泗它属于列岛,列岛的话海钓人最喜欢的就是列岛,列岛小岛比较多,海鱼也就比较多,他就是喜欢到鱼多的地方来钓,特别是一种难钓的鱼,他最喜欢了。” 双方经过沟通,2002年6月,第一批外地海钓爱好者来到嵊泗,直奔韩永明而来。 韩永明:“他们第一次来了,大概是5个人,5个人一起组团过来的,我们就专门接待了,接待他们以后呢,包条船过去,到绿华去钓。” 这回来的虽说都是钓鱼高手,可对嵊泗海域非常陌生,要想钓到鱼还得嵊泗人陪同。这回韩永明又想到了自己的老朋友章华。不过,老章这次出马可是要出场费的了。 记者:“陪一天的话陪钓一天多少钱?” 章华:“一天100元钱。” 每接待一个团队,韩永明都会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另外,在海钓圈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即使海钓鱼人自己的装备很齐全,可是得到了当地的渔具店帮助,他们还是要从那些渔具店买些装备,而钓鱼所用的鱼饵则全部从当地钓鱼店里购买,这样一来,每接待一个团队,韩永明的收入都很稳定,现在他每年都得接待三四十个团队。随着老韩接待海钓团体的名气越来越大,2005年全国海钓锦标赛在浙江嵊泗举行,韩永明还作为协办单位入选。现在,老韩下一步的打算就是想成立一个专业的海钓公司,继续从事这个自己又喜欢还刺激的海钓事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