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相比上海、浙江,消费观念相对谨慎的江苏除了在围绕太湖区域的苏州、无锡早已开发了游艇码头和俱乐部之外,把更多的关注放在了生产方面。
江苏省江阴经济区"国际游艇产业园"项目已启动,已有常州漕桥、泰格等多家游艇制造商,关注游艇生产。总投资1.5亿元的如皋港船舶配件交易市场也将目标瞄准了游艇码头、游艇俱乐部的相关服务。种种迹象表明,游艇经济已经不可避免地向我们走近。
但与会的许多国外游艇商家也感到,尽管知道中国存在巨大的游艇市场,但对于谁是中国游艇消费的中坚力量还缺少必要的市场调查,至今还看不到具体完整的分析数据。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虽然存在一个消费或潜在消费游艇的群体,但是这个群体对游艇还不是很了解,缺乏和消费高档轿车一样的直观感受。同时,针对游艇专用码头、游艇航道和水域、游艇的维修和驾驶保障等等的配套政策法规,目前还十分缺乏。在中国购买游艇所需的手续要比在其他国家更为复杂。这些都是中国游艇产业发展的路障,也是各地政府和商业机构在发展游艇经济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Ron Stone在谈到发展水上活动中心的规模和形式上就指出,美国人做事习惯于大投资、大规模。但有意思的是,水上活动中心的规模往往都不大,只有30%属于国家、州或地方政府,近一半的是私人所有,采取"家庭式"的运作方式。活动中心的客户半数是有孩子的家庭,还有一些老年人,他们已经退休,向往在水边过安静、休闲的生活。
Jerry Martin指出,在发展游艇经济时要注意的重要问题是保护水上环境。他说,当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河湖、海边作休闲娱乐场所的时候,保持水质清洁便越发重要了。许多国家对这一因素重视不够。中国应当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因为保护水质迟早要做,宜早不宜迟。
Ron Stone称,在美国,人们一直为保持清洁水源而努力。船主对于水污染也总是十分敏感,因为无论是下水航行还是垂钓都依赖于清洁的水质。船主们则以保持船的清洁而自豪。这就难怪他们希望自己存放船的水域也是清洁宜人的了。他们需要放垃圾废物的容器和美丽的风景。而正是这些因素才使得水上活动中心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他说,无论你的工作进行到哪一步,一定要注意一点:封闭式的水上活动中心并不意味着要使用大量河岸以至于妨碍公共交通,因为这样一来,便失去了许多与公众接触的机会,进而也失去了许多商机。另外,还应该给低收入者和小型船只留一份空间,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水上的乐趣。中国不能走新加坡的老路。在那儿,水上停泊地奇缺,陆地不得不成为储晒船只惟一的选择;也不能像香港那样,昂贵的地价使得没人愿意投资兴建水上活动中心,除非是作为豪宅的附属品。中国还要避免日本的错误。在那儿,水上活动中心缺乏扩建的空间,导致船只停泊、维护费用很高,阻碍了船只的销售。(谢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