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范永如关掉了原来的小店,在海淀区的菊园又开了一家大的饰品店。换了地方,这饰品店的名气就得重新打。可要是花钱做广告,她还没这个经济实力。就在她为这事儿伤脑筋的时候,一群大学生走进了她的店。看着她们,范永如忽然有了个想法。
范永如:“我要到学校里边找一些青春一些、靓丽一些的女孩子给我做模特。”
学生:“老板就觉得我自己挺喜爱这些东西的,就让我没事的时候过去看一看,然后送给我一些小礼品呀,然后我给她就算宣传一下吧,然后我觉得这样很好啊,自己开心了又给别人带来了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很快范永如从附近的大学选了几个女生做模特,这些形象靓丽的女生带着饰品走在校园里就是一个个活动的广告。不到半个月,饰品店就收到了明显的广告效应。
学生:“经常有同学过来问我,就说同学你这个东西在哪儿买的,这么漂亮,我也想去买,然后问一下大概价钱,我就会告诉她,就在学校附近、蛮近的、钱还不贵。”
学生:“以前我没太留意这个店,然后我们宿舍的女同学,她戴了很漂亮那个项链,然后我就问她在哪儿买的,她说在这里,然后就带我过来。”
饰品店的生意在范永如的经营下慢慢火了起来,其实她请模特做宣传的全部费用加起来也不过几百元,但却让范永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小饰品的成本低,卖出一件就可赚两三倍的利润,所以不到半年,她就收回了五万元的成本,并且开始赢利。就在她的生意步入正轨时,纪墨来到了她的店里。
纪墨:“有个朋友要结婚,我就说送她点什么东西呀,突然想起以前的时候,看过一场电影《向左走向右走》那个电影,看完挺感人的,后来相继出了好多相框什么的,我也见过那种,后来我说对买一点这种情侣的工艺礼品、小礼品嘛,然后送给她,后来突然想到范永如了,她后来开这店嘛,我说到她的店去找找这些东西。”
最后纪墨没有在范永如的店里找到情侣礼品失望而归,但这却让范永如又看到了一个商机,她觉得除了小饰品外,自己可以根据学生的消费层次,却经营一些十元以下的礼品,这其中就包括情侣礼品。
范永如:“就是一只左脚一只右脚,里面可以放上你女朋友的照片,可以放你的照片,然后您看时间的时候呢会想着对方,她看时间的时候也会想着你,这个呢价位也不贵,都是10元以下的,要买回去的话你女朋友肯定会很喜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