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出有因
胜出还因为华江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非贵金属类特许经营商、生产商,同时具有产品设计研发能力。除此以外,早在1996年,陈绍枢就为亚特兰大奥运会制造过纪念章,后来的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也都保持合作。所不同的是,亲身参与设计开发产品还是头一次。
上世纪90年代,华江收到大量的国际订单,从国际客户那里了解到,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人疯狂地收藏徽章。他说:“那时我就想,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也会这样的。”
同时他也感到十分心痛:“这是生产型企业的心痛!亚特兰大奥运会时,我卖给美国的徽章是5元人民币,美国零售商在当地的售价变成了10美元。中间这个差价,就在于设计和企划。今天如果奥运会不是在中国举办,我们也很难去竞争。”
就徽章制作来说,“中国的工艺绝对是世界一流的”。不久前,他在瑞士一位收藏家那里看到了大量的徽章,几乎所有工艺上乘的都是中国制造。“许多颜色只有中国工艺可以做到。”陈绍枢说。
在华江北京公司的徽章展示厅里,有这样一句话: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所以我定位我的公司不是徽章公司,是文化公司!”陈绍枢强调。
28元也要诚信
1984年年底,陈绍枢的创业之初,一个28块钱的赔钱订单决定了他一生执著恪守的为商之道。
1981年开始,19岁的陈绍枢做推销校徽的业务。他向哈尔滨市大兴的一家保险公司推销徽章时,那家公司负责人问:“你们不会又是浙江的吧?算了,我都下3个订单了,没人给我交货。可我年初开业就需要这个。”
一共56个徽章,每枚5毛钱,加上运输就不挣钱了。但他还是签了合同。
回到浙江,他想转市场,但心里总牵挂着这个订单。转过年来他还是去送货了。一路花了300块钱,在火车上站了3天3夜。
到了长春的保险公司,原先那个负责人疑惑地问:“是你……这还是28块钱吗?”
“当然,合同上写着。”
这个东北人突然急了:“你小子,你赚什么钱,你疯了!”
“这有啥奇怪,这是信誉。”
后来,这人把每年8万辆汽车的公司标识不干胶印刷业务交给了他。陈绍枢做了半小时的预算,给出了报价:2毛5分钱一个。那人又急了:“你疯了,我们在哈尔滨做还3毛5分。”
“没有算错。”陈绍枢认真地回答。他对陈绍枢非常敬佩。这个订单在陈绍枢的公司里很轰动,几乎可以令他不干活吃3年。
“这个经历太深刻了,后来我一直坚守信念,放在心底。”他说。
生意不在“关系”
陈绍枢喜欢广交朋友,漂泊生活也能自如。
1997年3月8重庆正式成为直辖市。他3月2日到成都,从成都赶往重庆,去争取重庆直辖市纪念徽章的运营权。那天晚上,还要翻一座山,还有七八个小时的路程就到达目的地时,汽车在山顶抛了锚。他从山顶往下看,灯火通明,而这里,他一个人也不认识。
43天以后,他成立了公司,装修了办公室,拿到了重庆直辖市银质纪念章的发行权,做出了1万套产品,开了一个盛大的新闻发布会,45家媒体到场。
因为他为自己做好了流程图,第一天申请发行权,见市领导,有希望就注册,发行权拿到时公司也注册了,然后找办公室付订金,领到营业执照那天,直接摆到办公桌上……
“一个地方有没有熟人对我来说没什么区别,合情、合理、合法做一件事就行了,事实也告诉我,这都能实现。”他说。
本报记者 王晓然/文 陈伟/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