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由于国际零部件巨头纷纷来华安营扎寨,致使汽车零部件配套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大部分本土供应商不得不以“一降再降”的价格争夺配套供应的机会和份额,使得本土企业的[创业网www.cye.com.cn]盈利能力非常微薄,不能很好地形成以生产促研发的良性循环,恶化了企业研发投入的能力。目前,国内只有绝少数本土企业的年销售规模能够达到10亿元级别。以开发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产品为例,其需要高达数千万元的研发投入,足以让诸多本土企业望而却步。
另外,大量国际零部件企业合资或独资企业不断通过优厚的薪资及良好的工作环境等待遇在华招揽人才,使得本土企业的人才资源大量流失。中外企业间釜底[创业网www.cye.com.cn]抽薪式的人才大战,也在无形中动摇了本土企业建立自主研发能力的发展步伐。
合资整车制造商
肥水不流外人田
合资整车制造企业中的外方都拥有一个非常完整的供货体系。据业内人士介绍,日本和韩国整车企业的配套非常严密,除了个别本国无法生产的零部件外,非本国零部件企业几乎不[创业网www.cye.com.cn]可能进入其配套体系。同时,国际整零企业之间经历长期的磨合,形成了非常默契的合作关系,因此,整车企业在新开发车型时,自然会优先考虑“[创业网www.cye.com.cn][创业网www.cye.com.cn]老关系”。例如,最近有报道评论说,现代汽车在华经历短暂飞速发展后遭遇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其封闭的零部件配套体系。事实上,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合资整车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难免会“肥水不流外人田”。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零部件巨头在华建厂的步伐不断加快,并呈现出控股或独资的趋势。例如,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集团至2008年在华累计[创业网www.cye.com.cn]投资将高达12亿欧元。同时,国际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兼并重组异常活跃,加速了零部件行业朝“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两极化方向发展。例如,最近大陆集团[创业网www.cye.com.cn]宣布以114亿欧元收购西门子威迪欧公司。另外,国际零部件巨头坐享[创业网www.cye.com.cn]国产中高级车型配套市场的同时,还将眼光瞄向了自主品牌车型市场。最近,美国阿文美驰汽车工业公司携手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旗下的奇瑞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2000万美元于芜湖成立底盘系统生产及研发企业,其咬定自主品牌配套市场的目的不言而喻。
由此可见,不仅本土企业难以进入引进车型配套体系的多重内在因素、外在原因依然存在,而且大肆在华设厂、建研发中心的国际零部件企业,还以更迅猛[创业网www.cye.com.cn]的势头在蚕食本土企业聊以保命的自主品牌车型配套市场。因此,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日益危难的生存状况,需引起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