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ye.com.cn
时间:2007-6-18 15:59:21 来源: 作者:
我来说两句 |
版权声明:凡是署名来源于本网的内容,未经允许,禁止复制或转载,违者必究,如合作请联系010-51285022 |
确定目标群后,王银香先集中力量在一个城区逐户推销,只要有感兴趣的消费者就请到企业参观,并且把喝奶好、怎么好做成了宣传报定期给居民送去,慢慢终于有人愿意尝试订奶了。
1999年王银香奶牛养殖基地 整整两年时间,王银香靠这种慢慢渗透的方式,终于培养了菏泽人喝牛奶的习惯。随着向周边县市牛奶市场的扩展,王银香忽然发现卖奶没了问题可是奶牛却不够用了。
1999年8月,王银香的养殖场忽然来了一个人,这个人提出的一个建议让王银香大吃一惊。马世援,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就是他找到王银香提出在他的牛场做黄牛生奶牛的试验。而方法就是对种牛进行克隆。
克隆,简单地说就是取高产奶牛的体细胞用科学的方法使之发育成胚胎,然后再把胚胎移植到本地黄牛子宫中受孕,这样就可以让黄牛个个都生高产奶牛。
顿时觉得充满希望。于是,她以十几万元一头的价格从加拿大、美国等地购进了20多头优质的种牛,准备克隆。
王银香:“整天在做梦,在想,一旦这个克隆技术成功了,在高产奶牛母牛身上取体细胞,繁殖出来成千上万全是母牛,并且长的一模一样,产奶水平都那么高,那时候多高兴啊。”
然而,接下来却是漫长的等待。
王银香丈夫于忠波:“选购牛需要半年一年的过程,另外选择好牛之后,/牛怀胎这么一个过程,又这一年的过程,生了小牛又得大概两年的过程,才能进入市场,所以我们也没有办法,就撤不下来了,就一个劲儿的往里投。”
五里墩村村民们只见王银香不停的买牛,搭牛舍,盖实验楼,放胚胎,就是不见赚一分钱,到底是克隆还是克财的风言风语开始在村子里蔓延。
五里墩村民赵连军:“你在家的人,你一个女人家,你围着一个牛屁股转,你搞的啥?”
王银香丈夫于忠波:“说老婆当家墙倒屋塌,不一定能干起来,不一定能干起来什么事,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王银香:“还有地说,走走看吧,要看一条狗,两个尾巴,就是到最后要看它的笑话。”
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王银香坚信科技会带给她财富。2001年1月18日,科科诞生,随后,又有11头克隆小牛同天降生,一年后,开始有克隆牛长大当了妈妈,王银香似乎已经看到了牛场里全是高产奶牛,运奶车每天穿梭,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王银香丝毫没有料到在这一片欣欣向荣的背后会隐藏着层层危机。
由于克隆技术并不稳定,虽然小牛可以成功降生,但存活率并不高,这让王银香陷入了深深的失落。就在这时,国家提出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投资上亿元的乳制品企业纷纷抢滩中国的乳品市场,这使投资还不如人家一个零头的王银香在五里墩村更加备感压力。 王银香:“咱跟人家绝对扛不了,一知名度没人大,二,规模没人大,各方面都比不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