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ye.com.cn
时间:2007-6-18 15:09:08 来源: 作者:
我来说两句 |
版权声明:凡是署名来源于本网的内容,未经允许,禁止复制或转载,违者必究,如合作请联系010-51285022 |
但香港老板坚持认为,国内市场混乱而且诚信度低,操作起来难度大,渠道不好控制,并且经销商拖款、逃款的事情屡有发生,与其这样还不如守着现有的“一亩三分地”过小日子。 劝告无果,“道不同”的吴长江孤身一人毅然离去。一个月后,吴长江成立了雷士照明公司。 在吴长江看来,行业混乱无序,[创业网www.cye.com.cn]正是大乱大治的萌芽阶段,也是诞生品牌的绝佳时机。很多小企业不敢想,认为日积月累才是习惯的方式,正是这种局限的思想妨碍了企业做大。现今“土壤”已经具备了,雷士要做就做行业的第一品牌。 吴长江为企业定下了大目标。 刚出道就要做“第一品牌”,如何操作?吴长江到市场上蹲点49天后,很快找到了下手的突破口。 长期以来,市场分为主流和次主流两种。主流市场就是那种市场[创业网www.cye.com.cn]最普遍、销量最大的那些大众产品。次主流就是那些相对高端的、有些另类和个性的产品。 如果雷士照明选择主流,则落入俗套的做法,需要跟国内纷纷扰扰的数千家企业“平起平坐”,将自己混入了几千家小企业中的一员,在此方面,雷士照明毫无优势。如果从次主流人手,则要选择做高端产品,避开大众产品,但对品牌塑造很有帮助。很多人认为做次主流难以上量,因此放弃了。[创业网www.cye.com.cn]在这方面,吴长江从同城大哥TCL那里得到了启示。TCL的手机加了一个宝石,把自己塑造得个性十足,结果当年TCL的手机卖了几十个亿。 思索再三,吴长江选择了后者,小企业选择了别人甚至不敢想的大战略。
一个模式搞定两家 “做企业就要差异化。人家在唱的时候,你就得跳;人家都在穿中山装,你得要穿西服”。 决定了操作方向之后,吴长江毅然砍掉了一[创业网www.cye.com.cn]批已经成型的主流产品,转而专攻商业照明。之后,雷士照明“咬紧牙关过日子”,将大批照明行业的光学泰斗及专家请到公司,并同时与复旦大学光能研究所、哈工大光学研究所等国内顶尖研究机构展开了合作。在一些工程照明的系统招标中,有了两大研究所“联合推荐”的雷士照明屡有斩获,甚至把一些国外的知名品牌都挤掉了。靠这种“借船出海”的方式,雷士开始有了名声,并逐渐引起了业内的注意。 1999年,雷士照明的销售实现了2700万元。开局不错,不过吴长江却陷入了沉思。招标终究受众面小,虽然前期的工作让雷士建立了高品质形象,但再好的产品终究要流向市场,下[创业网www.cye.com.cn]一步雷士的销售之路该怎么走? 有人提议打广告、“轰”出知名度轰出销量来,但刚成立不久的雷士根本打不起广告,行业内也没有这种操作。毕竟照明产品通常放在灯具市场销售,各种样式的产品摆在一起卖,像开杂货铺式的麻麻匝匝。产品好卖与否全凭杂货店老板的“感觉”推荐。 吴长江眼前一亮,那我何不把老[创业网www.cye.com.cn]板们吸引过来?何不在照明行业推行专卖店模式? 杂货店不是杂而散乱吗,我如果在杂货店前立块雷士的门楣,消费者愿意买了,你老板自然也舍得卖。2000年7月,第一家雷士“专卖店”在沈阳小心翼翼地开张了。 一年之后,这样的店已经有了十几家。经销商反映有牌子的店要比不挂牌子的好得多,甚至还有经销商主动找上门来要求挂上雷士的牌子。
|
|
|